欢迎访问宿豫人大官网

推动代表履职“更聚焦” 实现服务效能“更优化”

发布时间:2023-09-15

 
推动代表履职“更聚焦”
实现服务效能“更优化”
 
曹集乡人大主席团
 
  人大代表是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和桥梁。人大代表作用发挥如何,直接影响着人大的工作质效。今年以来,曹集乡人大充分利用人大代表之家、代表工作站、“小院说事”等载体平台,通过专题调研、代表视察、工作评议等方式,组织人大代表深入一线、深入群众,积极履职、主动作为,紧盯监督事项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使监督既重程序又重实效、既重过程又重结果,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聚焦急难愁盼,推动项目编排“更合理”。
  曹集乡人大紧盯涉及群众切实利益的关键“小事”,精心组织,精准发力,科学合理编排为民办实事监督项目,高标准推进全乡民生实事项目落地生根。一是一线倾听民声。人大代表充分利用广泛联系群众的优势,走进选区、村(社区)、企业,通过座谈会、叩门入户等形式,多渠道征询群众意见,听民情、聚民智、解民忧,提高群众对为民办实事项目征集工作的知晓率与参与率,共收集涉及园区建设、招商引资、产业发展、镇村建设、农房改善、生态环境、社会治理等事关民生实事方面的意见建议约130条。二是调研梳理项目。乡人大成立专题调研组、为民办实事项目编排工作专班,紧扣不同群体、不同领域的民生导向、发展导向,坚持经济发展急需、群众急难愁盼、全乡受益广泛为原则,形成初步民生实事项目库,从多领域、多角度、多范围梳理分析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合理性,形成专项建议。三是科学确定项目。由乡人大牵头,通过“代表小组整理归纳、专题会议多轮协商、项目专班跟踪落实”等流程,科学合理、有针对性的推动民生实事监督项目编排从“建议型”向“落实型”转变,提升代表建议办理成效,推动人民群众关注问题有效解决,按照意见集中程度排定2023年度为民办实事重点监督项目40个。
  二、聚焦群众关切,助力医保服务“更便捷”。
  医保是联系群众最密切、服务群众最直接的公共服务之一,关系着百姓的健康福祉。乡人大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从群众关心的“医疗保障”工作作为切口,助推医保工作“下沉”,激活基层服务“末梢”。一是当好群众“服务员”。本着“做优做实医保服务”的原则,我乡共设立服务窗口5个,定期开展人大代表惠民义诊窗口,提供人大代表帮办代办、咨询、预约等弹性服务,让群众参加医保不漏一户一人,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二是当好医保“协办员”。为有效落实“家门口医保”服务目标,乡人大积极参与建立更加便捷、更有效率的医保服务网格,将有医护人员资质的乡人大代表纳入医保服务网格,作为医保微网格的协办员,创新打造“医保微站”,让基层医疗服务和医保公共服务相融合,提高医保服务精细化程度和便民服务水平。三是当好政策“讲解员”。乡人大以联络站为单位,组织代表与乡村两级干部入户发放医保宣传材料,积极展开医保政策宣传行动。为群众讲解最新的医保政策、缴费标准、征缴方式等内容,进一步提高群众参保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曹集乡“15分钟医保服务圈”荣获省级示范点,今年6月份,市人大张卫东副主任一行现场调研指导,充分肯定了该项工作。
  三、聚焦项目推进,实现人大监督“更有效”。
  监督工作是人大工作的“重头戏”,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内在要求和具体体现。曹集乡人大完善“一代表一项目、人大主席团周调度、党委月总结”工作制度,不断完善监督工作机制,推动为民办实事项目快速推进。一是坚持发展导向,突出监督重点。坚持把党委重点关注、政府着力推动、群众高度关心的工作作为监督重点,紧扣全乡排定的40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做到党委工作推进到哪里、人大监督就跟进到哪里,力求“监”到点子上、“督”在关键处。二是坚持效果导向,创新监督方式。创新“全链条闭环式”监督机制,每月定期组织人大代表对全乡重点项目进行集中观摩、查摆问题、解决问题、民主评议。充分利用线下“小院说事”、线上“网事有约”等平台开展议事活动,让群众在家门口“找得到人、说得上话、议得成事”,促进人大代表在项目建设一线履职尽责,及时发现问题、有效解决问题。三是坚持责任导向,提升监督力度。综合运用专题调研、代表视察、工作评议等方式开展民生实事监督工作,认真听取监督过程中选民的建议和意见,及时汇总梳理、分析研判,构建“清单式”监督体系,并对“问题清单”进行跟踪销号,形成“监督—落实—再监督—再落实” 的监督流程,做好人大监督的“最后一公里”。在华东汽车科技城项目土地征收工作过程中,百姓对社保名额、“已租代征”土地等政策理解偏差,导致部分重点户不能配合做好土地征收工作,乡人大精选从事过土地换社保的人大代表牵头成立四个工作小组,带头示范,下沉农户认真宣讲政策,耐心细致做通群众工作,当天晚上11点签约6户,为最终完成545个社保名额协议签订开了好头、奠定了基础。
  四、聚焦守牢底线,人大作用发挥“更充分”。
  乡人大始终按照乡党委“抓发展是第一要务、防风险是重要责任”工作要求,在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上下足监督文章。一方面,助力生态建设,在环境扮靓上求突破。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为厚植绿色发展理念,构建绿色生态屏障,曹集乡整合人大代表、乡贤两股力量,扎实推进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不断加强“五小水体”管护,做好49条“黑臭水体整治”回头看工作;通过乡人大调研讨论,建议将“三生空间”重塑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相结合,系统实施了省道沿线综合环境提升工程,切实将“民声”转变为“民生”,让“旧貌”换“新颜”,为打造“清水绕城、精致精美、乐业宜居”的曹集新标识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聚焦多元联动,在矛盾调解上下功夫。为提高矛盾纠纷排查处置能力水平,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曹集乡创新成立“老孙调解工作室”,探索新形势下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新路子。工作室负责人由乡人大代表孙庚甫担任,采取排宣结合、调宣结合的方式,不断优化调解力量配置,组织人大代表、法律顾问、网格员(长)、乡贤等入驻社会治理服务中心,随时排查、上报、化解矛盾纠纷,积极配合做好教育疏导工作,确保各类矛盾纠纷应调尽调。在汇泉街提升改造施工过程中,根据群众反映的施工方案考虑不周等问题,孙庚甫第一时间现场核实查看情况,并与施工单位沟通,及时优化了施工方案,既解决了群众反映的问题,又实现了工程高标准高质量建设。

 
版权所有:宿迁市宿豫区人民代表大会   苏ICP备20220276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