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三个一”模式 加强人大代表履职 规范化建设
发布时间:2023-09-15
建立“三个一”模式 加强人大代表履职
规范化建设
规范化建设
关庙镇人大主席团
今年以来,关庙镇人大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聚焦中心大局,依法履职行权,不断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努力推动人大工作迈上新台阶,助力经济社会发展高质量。通过建立“一个闭环”、创新“一个制度”、强化“一个阵地”的“三个一”模式,创新提升服务体系、创新完善制度体系,创新打造阵地体系、实现代表进站覆盖率、密切联系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三个百分百,取得明显成效。
建立“一个闭环”,规范履职程序。为了进一步提高代表议案建议办理质量,镇人大研究制定并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提高代表议案建议办理质量的通知》,建立了调查研究、听取报告、集中审议、问题反馈、跟踪问效的会议程序“闭环”。在会前,坚持把调查研究作为开展好工作的基础,凡人代会听取审议的议案建议在提交会议审议前都组织相关部门、区镇人大代表开展调查研究,形成调研报告,经会议审议通过后与报告一同提前印发参会代表,使代表在审议中准备充分、有的放矢。在会中,实行轮流召集人和代表审议制度,审议效率大幅提升,代表在审议过程中可随时就特定问题向相关负责部门发问,由部门当面作答,进一步提高了审议质量。在会后,根据分团审议情况形成审议意见及问题清单,及时反馈被监督部门,并在6个月内听取办理情况报告、进行满意度测评,强化督促落实。“闭环”建立后,履职程序进一步规范,有效提升了议案建议办理质量。今年以来,已办理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等好事实事8件。
创新“一个制度”,提高履职能力。坚持制度建设规范化,制定出台《关庙镇人大代表联系走访群众制度》及一个学习方案、一项考核办法、一套接待流程,明确规定受理事项范围、接待选民与群众的程序和步骤。通过将制度统一挂牌上墙,人大代表亮出身份,全面接受选民评议和监督。定期组织代表集中学习调研,开设选民接待日,将群众最强烈突出的问题优先反映、优先解决。换届后,为了提升代表履职能力,镇人大创新设立了“专题讲座”制度,规定在每次人代会后开展专题讲座,对《选举法》《代表法》《组织法》进行深入解读,要通晓《江苏省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工作条例》。今年以来,已开展“专题讲座”活动2次,通过培训和履职经验交流,拓宽了区、镇代表的知识覆盖面,提高了议事决策水平,让代表真正“领先一步、技高一筹”。
强化“一个阵地”,完善履职覆盖。坚持阵地建设高质量,用心用力开展代表“家站点”活动。基于关庙镇猕猴桃特色产业优势,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和省农科院相关科研优势,建设关庙镇人大代表产业振兴联系点,制定产业振兴“三个一”工作制度(即:认领一个帮带项目,助力富民增收;开展一批技术指导,帮助纾困解难;畅通一条销售渠道,打响特色品牌。)驻点代表通过开展轮值活动,在固定接待日驻点下访选民,联系点上的陈金宝、陈贵龙代表充分发挥乡村发展“能人”、产业“大户”的优势,鼓励群众发展种植创业,实现脱贫致富。今年3月,代表邀请省农科院专家到关庙开展土壤改良平整专题讲座,帮助改良和关庙气候与土壤相适宜的猕猴桃品种进而提高猕猴桃产量;4月,驻点代表现场指导农户疏花疏果;8月,组织农户集中培训水肥一体化技术,当好产业发展指导员;9月,成功举办“共赴甜猕 香约关庙”猕香节活动,打响关庙猕猴桃品牌。通过产业发展带动,共吸纳周边村(社区)闲余劳动力500余人就业,人均增收6000元以上。沿线三个村(社区)参与标准化种植400余亩,带动村(社区)均增收约60万元,富民强村作用明显。
代表履职“三个一”模式实施以来,我镇人大代表参加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务实性显著增强,代表履职规范化明显提升。下一步,关庙镇人大主席团将紧贴人大工作实际,聚焦目标定位,坚持突出重点,努力改进监督,开创人大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