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宿豫人大官网

以“三表”解“三事” 助力陆集港产城融合发展

发布时间:2025-01-22

 
以“三表”解“三事”    助力陆集港产城融合发展
 
陆集街道人大工委
 
  在新时代的浪潮中,陆集街道作为区域发展的重要一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港产城”融合发展。今年以来,在区人大的深切关怀与指导下,陆集街道人大工委积极发挥新时代人大职能优势,聚焦解决发展要事、民生实事、治理难事,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代表履职之路——“三表”工作机制,实现了代表资源与现实需求的有效链接,续彰显新时代人大担当,激发代表履职热情,为陆集“港产城”融合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一、找准“发力点”,全方位协同绘制“发展服务表”
  围绕“港产城融合发展”的宏伟目标,陆集街道人大工委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服务是软实力”的理念,持续强化资源整合、多方配合、履职融合,全方位协同绘制出一张尽显陆集特色的“发展服务表”。
  一是“双议”联动亮服务。围绕群众需要和发展需求的双重驱动,街道人大工委创新实施了“双议”联动机制。通过议政代表提议、街道议政会合议,系统推出“人大代表服务清单”,并持续推动转化为具体行动。今年以来,街道47名议政代表根据自身岗位、职业、特长等因素,累计量身认领了民生保障、就业创业、医教文卫、物业服务等四大领域的服务项目近30项,惠及群众500余人,切实提升了代表履职针对性与实效性,真正做到了为民服务、为民解忧,极大满足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是“双领”带动促发展。街道的重点项目、重点工程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围绕街道的重点项目、重点工程,街道人大工委积极动员议政代表牵头领办项目,持续做好引领示范工作。今年以来,街道月亮湖公园、小流域治理、党群服务中心等项目在议政代表的推动下均顺利实施。项目的建成投用,不仅将美化街道区域环境,提升区域品质,更为周边群众提供了更加便捷、舒适的生活空间。
  三是“双引”驱动强动能。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区域发展的新形势,街道人大工委持续倡议代表积极参与“双引”行动,即商界代表引资源、企业代表引项目。通过组织代表参观陆集临港产业园、陆集西工业园区等新地块,宣传产业发展定位和新建标厂的相关招商政策,引导议政代表围绕项目招引出力献策。今年以来,在议政代表的牵引推动下,先后引入国瑞智能制造、速奥半导体、迪亚智能制造、再启新能源等优质项目,在助力工业经济发展中彰显了代表力量。
  二、找准“需求点”,全过程履职“民生保障表”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在推进“港产城”融合发展的进程中,街道人大工委始终把牢履职为民的基本原则,围绕项目征集、酝酿、决策、监督各环节,推动群众关心关切的民生实事闭环落实,全过程履职“民生保障表”。
  一是倾听民意采建议。为了更准确地把握群众的需求和期望,街道人大工委依托4个代表“工作站”和2个“宿话说”社情民意联系点,广泛开展代表进村居、进社区、进企业活动。通过随机走访“线下连”、固定接访“站内办”、网络问访“码上见”等多种方式,深入群众一线,倾听群众心声,征集民生项目意见建议。截至目前,已征集到民生项目意见建议87条,涵盖教育、医疗、养老、环境等多个领域,为后续的民生实事项目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是代表票决定项目。在充分听取群众意见、严格遵守规定程序的基础上,街道人大工委召开了街道议政代表会,通过“六联双议”的方式票决民生实事项目。为了确保项目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群策群力细化了群众意见建议合法合规度、意见集中度、项目可行度、财政承受度、办结实效度等“5度”标尺,并按照20%差额比例形成了项目建议方案。最终,经过代表们的认真审议和投票表决,7件年度民生实事项目脱颖而出并被纳入重点工程项目推动落实。
  三是动态监督问落实。聚焦民生实事项目实施和有效推进,街道人大工委创新开展了“三问一评”监督活动。通过年初问计划、年中问进度、年底问结果、评议问民意的方式,对民生实事项目的全过程进行了动态监督。同时完善了民生实事项目全过程监督档案,确保每一个项目都有据可查、有迹可循。截至目前,临港小镇广场改造、陆集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项目已提前完工并投入使用,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三、找准“结合点”,全要素融入“治理疏解表”
  面对当前陆集街道大发展大拆迁的复杂现状和“镇改街”时间短矛盾多的情况,街道人大工委积极发挥议政代表在信访化解、基层治理上的纽带作用,创新代表“两微”工作法,推动陆集“信访事项”转化成“疏解事项”,全要素融入“治理疏解表”。
  一是搭建“微平台”。街道人大工委依托网格化社会治理平台,按照分格管理、分格联系、分格反馈的要求,将街道议政代表全部下沉到村(社区)网格担任“驻点代表”。通过代表进网入格亮身份,加强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就群众关切的“不好管”“声音小”问题与相关职能部门联系反馈并协商解决方案,切实有效解决了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如:一批路灯井盖损坏、车辆乱停乱放、拆迁上访等难题迎刃而解。
  二是组建“微团队”。为了进一步提高代表的履职能力和服务水平,街道人大工委积极探索闭会期间代表分团建组活动模式。通过设置“议政代表+职能部门人员”的建团模型,组建了招商引资、物业服务、法律咨询等3个微团队,并围绕各自领域的特点和需求,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代表履职服务活动。据统计,今年以来已举办代表履职服务活动10余场次,涉及项目招引、法律服务、创业就业等多个方面,不仅为群众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也推动了代表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的跨越式提升。

 
版权所有:宿迁市宿豫区人民代表大会   苏ICP备20220276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