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党建+”赋能新时代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4-11-18
聚焦“党建+”赋能新时代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大兴镇人大主席团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对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推动人大工作与基层党建深度融合,大兴镇坚持党建引领、人大赋能,积极探索“党建+人大”联动机制,以关注民生为主线、以群众“急难愁盼”为切入点、以人大代表联络站提质增效为抓手,不断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为推动人大工作的强劲动能和显著效能。
代表阵地提优“聚人心”。依托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功能提升行动,探索党员活动室与代表联络站一体化建设,对镇人大代表之家和基层联络站进行升级改造,实现资源共享、阵地连用。同时用好活动载体,将“集中学习”与“三会一课”、“代表接待日”与“主题党日”、“集中走访群众”与“收集民情民意”等人大、党建活动相结合,引导党员、人大代表正确履行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工作。以提供“多元服务”为着力点,依托村(社区)民生实事项目,通过党建引领,代表加持,汇聚妇联、团委、社会公益资源等各方力量,通过多渠道多举措,把党建引领、凝聚共识、服务关爱贯穿始终,常态化开展纸墨书法、爱心义诊、假期陪伴等系列“暖新”活动,切实将联络站打造成群众想来爱来、便利便捷的受教受益之地,有效增强了辖区居民幸福感和获得感。
基层治理提效“解难题”。发挥党建引领代表履职模式,充分借鉴“枫桥经验”,以村(社区)党组织为主体,着力构建党建引领、人大协同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完善“网格党支部+联络站+村民议事会”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老支书、老党员的引领带动作用,利用“红杉议事吧”、“老书记工作室”等定期开展“邻里恳谈会”活动,形成多元主体齐抓共管模式,共同研究破解治理难题和群众遇到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做到件件有反馈、事事有着落。今年以来,大兴镇人大代表开展调解会23次,参与协调处理群众矛盾纠纷20余起。切实将各类矛盾纠纷问题消化在萌芽状态,以实际行动助力基层治理能力再提升。
强村富民提质“谋发展”。坚持以党建引领下的互联网思维赋能乡村产业转型升级,探索形成“三联三建三提升”共富发展模式,通过人大代表参与助力、村(社区)引领示范、党员带头兴办,探索“三种联结模式”、建好“三支骨干队伍”、提升“三项发展能力”,立足本土资源禀赋,以基层党组织的组织领导作用、人大代表的辐射带动作用、电商人才的示范引领作用为驱动力,全方位整合政策、资金、人才等各方资源,赋能传统产业发展,促使基层党建与电商发展相容互促,不断培育壮大村集体经济。通过镇人大代表积极对接联系、搭建桥梁纽带,当前累计打造多功能直播间6个,深入挖掘、整合本土现有电商达人共169人,开展专业培训17次,充分促进人力资源、产业资源和特色农产品的无障碍流通。此外,围绕瓜蒌子、金针菜等特色产业发展重心,打造连片种植示范区,做优做强特色农产品品牌,实现集体经济稳步壮大,增强集体经济发展后劲。
下一步,大兴镇将进一步结合新时代代表工作新要求和自身工作实际,继续发挥党建引领、人大赋能作用,不断加强联学联建联动,努力形成党建共建、资源共享、难题共解、发展共谋的工作新格局,以高质量党建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