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宿豫人大官网

“代表有约”听民声 “民呼我应”解民忧

发布时间:2025-01-23

 
“代表有约”听民声 “民呼我应”解民忧
 
新庄镇人大主席团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人大代表工作能力建设,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依法履职尽责,是基层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内容和生动实践。为更好凸显和发挥人大代表在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主力军作用,新庄镇人大立足发展实际,创新推动“代表有约”工作,通过“代表约访选民群众”“代表约请各级代表”“代表约见监督对象”,构建代表联系群众全链条闭环式的工作体系,打造发挥代表作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新庄样本。
  一、代表约访选民群众,下沉一线倾听呼声。着眼代表服务群众零距离,促进闭会期间代表活动经常化和制度化,探索完善代表联络站建设的有效途径,为代表建家,让代表有地方理事、让群众有地方找代表说事。一是构建一点双圈,夯实履职基础按照“全域覆盖、区域协调、精准入站”的思路,全局规划、科学设点,设立1个镇人大代表之家、4个社区(村)人大代表工作站和4个产业代表联系点,打造“代表+群众”的联系圈、“代表+产业”的助力圈,将全镇50余名代表编入不同站点,每月固定20号为代表接待日,各站点结合乡村发展难题、群众重大诉求、污染防治等主要工作精准定题,在“坐班接待”中直面群众、听取意见,今年已累计开展10次接待日活动,记录听取意见82条。深化联合家访,收集民意诉求组织人大代表“亮身份”,主动深入选民群众、企业商铺,宣传政策法规、了解社情民意,按照“1个人大代表+N个社区工作者或网格员”模式,推行社区“联合家访”等特色活动,共同实地了解群众实际需求和企业发展问题,做到反馈内容底数清、情况明,年初以来,共收到各类问题反馈32件,归纳梳理5类11件,已协调解决9件,实现代表与选民之间的“零距离”交流,让走访真正走进群众心里。
  二、代表约请各级代表,齐聚一堂出谋划策。着眼增强人大工作整体实效,充分发挥“上联下带”作用,利用宿迁市五级人大代表协同履职(新庄)活动室,集中履职力量,共商发展大计,共促民意落实,以代表之力为全局添彩。一是协同提出议案建议。有序推进各层级代表就不同建议类型讨论议案,打通议案建议跨层级沟通渠道,今年以来,27名全市五级人大代表、53名镇级人大代表下沉至片区,聚焦推进“小田变大田”、公共空间治理、和美乡村建设、新型食品产业发展、田园综合体打造等方面互联互通的难点堵点问题,反映各类建议12条。今年还依据宿豫特色,组织“电商产业发展”建设专题献策会,不同层级代表交流电商发展前景和风险,为《宿迁市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条例(草案)》提供决策参考。二是协同开展特色活动。健全理论联学、活动联办、问题联研等“八联”机制,开展“四化同步 改革有我”主题活动,持续推动“乡村振兴 代表行”,围绕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民生事业改革创新等方面献良策,通过常态化开展各项活动,让代表协同参与立法活动、监督活动、主题活动等。在开展的“企业发展辅导”和园区事务帮办活动中,镇人大代表就帮助引进企业10余家,解决园区企业发展困难17个,有力推动园区发展的各项规划逐步实现。
  三、代表约见监督对象,汇聚一处解决民忧。用好宪法赋予人大的监督权,形成人大代表、政府部门和人民群众的良性循环。一是调研提案助力发展。对议案建议的提出,镇人大抓住交办、催办、督办三个环节,及时召开代表建议交办会,各承办单位把建议办理工作作为依法履职的自觉行动,主动纳入年度工作计划,研究分析代表建议办理的方法路径,认真办理。同时,创新实施人大主席团、镇政府领导“双督办”工作机制,及时列出“问题清单”,形成交办“建议清单”,督促承办部门快速落实推进,年初提出“建设精品草莓园”等6项议案建议均已得到实施。二是专项监督推动落实。建立5个代表监督小组,构建“人大代表+巡察专班”联动机制,开展“分类诊”和“靶向督”,在生态环境、经济发展、村强民富、基层治理等方面开展分类监督,在村社基层一线和发展迫切、群众关切的重点问题开展靶向监督,通过“乡镇吹哨、部门报到、群众参与、代表问效”方式,已监督杉荷园核心区提升改造、污水处理设施提升工程等10个民生项目顺利推进,切实促进垃圾分类整治、全域农房改善搬迁等涉及群众利益问题有序化解。
  人大就要以人民为大,一切为了人民是人大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新庄镇人大将继续深化“代表有约”工作,深入开展代表“坐班接待、走进网格、倾听民声、化解民忧”,将人大代表高质量履职书写在基层人民群众的心坎上,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人大工作看得见、摸得着,人大代表就在身边。
 
 
版权所有:宿迁市宿豫区人民代表大会   苏ICP备20220276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