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化’同步·改革有我”代表主题活动专栏——陆集街道篇
发布时间:2022-07-13
张超 宿豫区人大代表,陆集街道经济发展局局长
【攻坚项目】打造优质营商环境 ,帮到企业的“心坎里”
作为一名基层人大代表,张超始终坚守“人大代表为人民”,充分发挥代表模范带头作用,把人大代表履职与个人本职工作有机结合,以“企业至上、服务至上”的理念,深入疫情防控一线,确保企业稳定发展。疫情形势严峻期间,张超积极研究疫情防控政策,深入走访企业,为企业答疑解惑。为做好物资运输保障工作,先后累计开出通行证20余张,全程跟踪物流车辆进出管控,做到点对点护送的同时,手把手指导企业做好来车、来货的消杀工作,为疫情防控做好保障的同时,助力企业持续稳定生产。该项帮办服务得到了帮办企业的高度认可,部分企业代表表示,陆集街道帮办服务好、营商环境优,要把更多的业务转移到本地。

赵前胜 陆集街道议政代表,利民社区党委副书记
【攻坚项目】做强“小芦蒿”产业 ,助力“大利民”工程
作为一名基层议政代表,赵前胜始终将“群众的事就是我的事”放在心底,始终秉着“多与群众沟通,多为群众解难”的工作态度,让群众感受代表的强大力量。
为进一步做强做大芦蒿产业,他通过动员群众扩种芦蒿,邀请专家技术指导,深入市场拓宽销售渠道等,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他通过调研联系企业超市,研制“芦蒿水饺”“芦蒿肉丸”“芦蒿素丸”等深加工产品,打破芦蒿“传统蔬菜”的印象,不断挖掘芦蒿产品附加值,提高利民芦蒿知名度。
截至目前,他带领群众共计种植芦蒿6000余亩,建设芦蒿秸秆回收厂房1000余平米。芦蒿栽插时期,通过人工施肥、打药、架大棚等多种劳务方式,可有效带动200余人务工,人均增收1000余元;芦蒿销售时期,通过人工捋芦蒿、销芦蒿、清运芦蒿等多种务工方式,可有效带动600余人务工,人均增收2000余元。利民芦蒿已成为利民发展的标志性特色产品,芦蒿基地已成为利民社区“利民富民”的强大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