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河街道:聚焦履职增效 服务发展大局
发布时间:2025-08-18
2025年,人大顺河街道工委深入贯彻落实区委决策部署,聚焦街道中心大局,依法履职尽责,推动人大工作提质增效。

一、坚持政治引领,把牢正确方向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人大重要会议、重大决定、重点工作及时向街道党工委请示报告。紧扣区委决策部署和街道“产业强基、文旅融合、富民增收”中心任务统筹推进人大工作,确保与党工委目标同向、工作同步。坚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以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培根铸魂,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依托工委会议、代表小组活动等形式,深刻领悟“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决贯彻落实“两个条例”重点内容。持续加强工委自身建设和代表队伍管理,不断深化区人大与街道人大工作联系,稳步提升基层人大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水平。

二、坚持依法履职,强化监督实效
聚焦主责主业,坚持依法依规,严格执行监督法及其实施办法,确保监督工作规范有序依法履行监督职责,推动街道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民生持续改善。(一)创新监督方式方法,提升监督效能。深化“四步闭环”履职机制,为代表高效履职提供制度化、规范化路径。一是“深调研”察实情:上半年围绕产业升级痛点、文旅配套短板、富民增收堵点等,组织专项调研8次,覆盖群众、企业代表80余人次,精准锁定问题清单6条。二是“促落实”盯成效:实行代表建议办理“三色管理”动态跟踪(红:超期未办;黄:限期推进;蓝:已办结销号),对7项重点建议(如“椿·墅”道路接入配套、梨产品深加工项目引进等)明确责任、限时办结。建立监督建议“回头看”制度,确保问题真解决、群众真受益。(二)强化重点领域监督,推动工作落实。一是聚焦经济转型升级,强化产业支撑监督。围绕“产业强基”核心,紧盯重点项目落地见效。精准监督推动梨产业升级,组织代表深入梨园湾社区开展专题调研,提出《关于支持梨产品深加工项目落地及配套建设的建议》,工委挂牌督办。组织代表全程跟踪服务,成功引荐促成江苏果鲜萃公司年产7000吨深加工项目落地(预计9月投产,年产值5000万),持续监督推动冷链物流仓储中心规划建设,延伸产业链条。二是聚焦文旅融合发展,强化项目品质监督。围绕“文旅融合”典范打造,项目化开展“椿·墅小鄉居”项目监督活动。组织 8名专业代表主动认领,全程参与项目策划、设计评审(如融入“渔樵耕读”文化)、建设协调(如解决民宿用地问题),确保项目高质量建成运营(累计接待游客超2万人次,带动就业180余人)。下半年将重点监督“六塘河夜游”光影秀项目进度质量,推动“顺河有礼”文创开发及“金牌民宿”培育。三是聚焦民生福祉改善,强化富民增收监督。围绕“富民增收”目标,围绕推动技能提升与就业保障开展专项监督,推动实施“代表技能帮带计划”,开展电商、民宿、加工等培训160人次,120人获证书。围绕街道发展重点和民生关切,视察培育“新农人”工作,常态化组织代表深入一线调研,形成高质量“民情民意清单”和“发展需求清单”,为街道党工委科学决策、精准监督提供依据,推动解决实际问题16个。

三、彰显人大担当,激发履职活力
(一)搭建实践平台,引导代表“唱主角”。结合街道实际,组织代表围绕“产业强基我献策”、“文旅融合我引领”、“富民增收我带头”等主题开展实践活动,引导代表在服务发展一线担当作为。在梨产业升级、文旅项目打造、技能帮带、创业扶持等实践中,代表们积极建言、链接资源、带头示范,展现了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和履职能力。(二)完善服务保障机制,激发内生动力。优化履职评价激励,完善“代表履职积分制”。强化能力素质提升,围绕新质生产力、文旅运营、电商营销等主题,组织代表开展专题培训和外出考察学习,不断提升履职本领。完善代表联系选民制度,推行“线上+线下”双轨并行收集民意模式。(三)建强履职阵地,畅联民情民意。持续优化“1+3+N”立体化履职网络(1个街道人大代表之家 + 3大专业代表小组工作站 + N个村居社区联络点、产业基地、企业观察点),发挥民意“直通车”作用,常态化组织代表深入一线调研,形成高质量“民情民意清单”和“发展需求清单”。上半年依托各类工作载体开展接待选民、专题调研、民情恳谈等活动 8次,收集民情民意135条。
四、聚力攻坚克难,奋力书写下半年履职新篇章
下半年,人大顺河街道工委将继续强化工作举措,提升工作质效,重点在以下方面持续发力。一是在强化政治引领上再深化。持续加强理论武装,不折不扣落实党工委决策部署,确保人大工作正确政治方向。二是在提升监督实效上再突破。持续优化“四步闭环”机制,聚焦“果鲜萃”项目投产达效、营商环境优化、“六塘河夜游”项目、人居环境整治等关键点,增强监督刚性和实效。三是在发挥代表作用上再拓展。深化代表参与“三大作用”实践的平台建设,组织好“金秋丰收带货季”等活动。加强代表履职培训和服务保障,完善积分制管理。畅通民意表达渠道,推动“家站点室”等平台高效运行。四是在加强自身建设上再提升。对标“四个机关”“两个条例”要求,不断提升工委依法履职能力和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