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宿豫人大官网

人民与权力杂志宣传宿豫人大——“三联一评议”激活街道人大工作“一池春水”

发布时间:2025-09-02

 
       做好街道人大工作,对推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维护基层政治和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作用。街道人大工委作为区人大常委会在街道的派出机构,是将区人大常委会的有关工作延伸到街道,体现了人大工作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今年以来,区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街道人大工作相关举措,建立“三联一评议”工作机制,进一步提升街道人大工作质效。
       9月1日,人民与权力杂志公众号刊登了《“三联一评议”激活街道人大工作“一池春水”》,宣传宿豫区人大常委会加强和改进街道人大工作的相关经验做法。

全文如下
 

       实施网格化联系。依托网格这一社会治理“最小单元”,深化和拓展人大常委会联系人大代表、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两个联系”,让代表察民情、聚民智。横向到边联系。建立区人大常委会各专工委挂钩联系街道人大工作制度,每季度各人大街道工委召开一次挂钩会议,交流当前工作,协调推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今年以来,已累计召开挂钩会议12次,解决街道人大工作中遇到的代表活动阵地建设、议案建议办理、兼职人大副主任选配等实际问题23个。纵向到底联系。将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按照选区、岗位、专业等特点,联系街道内的区人大代表,并分配至各社区网格。今年以来,深入小区开展走访联系群众130余人次,收集到群众反映的物业管理、社区养老、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意见建议80余条,形成问题清单并转交相关部门办理,目前已推动解决民生难题26件。

       实施协同化联建。立足街道区位和产业特点,协同建立代表履职平台,让履职有阵地、有保障。线上平台联建。积极探索数字赋能人大工作,发挥街道网格专业化、规范化、精细化特点,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小区物业服务中心等基层单元打造“代表码上见”等平台,主动嵌入区人大常委会“一端一网一微”平台,围绕各专工委牵头的“优化营商环境”“助力江苏生态大公园建设”等重点工作,增设问题反映、处理反馈、满意度测评等模块,让代表及时听见群众声音,群众随时找得到代表,共同推进民意收集。线下阵地联建。利用好辖区内各级人大代表等资源,建立专业代表库,发挥专业代表在医疗、教育、农技、产业培育、法律服务等方面的优势,联合区人大常委会各专工委,共建专业代表小组工作站。目前,已形成豫新街道社会事业发展专业代表小组工作站、顺河街道美丽乡村建设专业代表小组工作站、下相街道营商环境建设专业代表小组工作站等。

       实施专业化联督。立足街道区位和产业特点,协同建立代表履职平台,让履职有阵地、有保障。线上平台联建。积极探索数字赋能人大工作,发挥街道网格专业化、规范化、精细化特点,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小区物业服务中心等基层单元打造“代表码上见”等平台,主动嵌入区人大常委会“一端一网一微”平台,围绕各专工委牵头的“优化营商环境”“助力江苏生态大公园建设”等重点工作,增设问题反映、处理反馈、满意度测评等模块,让代表及时听见群众声音,群众随时找得到代表,共同推进民意收集。线下阵地联建。利用好辖区内各级人大代表等资源,建立专业代表库,发挥专业代表在医疗、教育、农技、产业培育、法律服务等方面的优势,联合区人大常委会各专工委,共建专业代表小组工作站。目前,已形成豫新街道社会事业发展专业代表小组工作站、顺河街道美丽乡村建设专业代表小组工作站、下相街道营商环境建设专业代表小组工作站等。

       开展工作评议。在本年度最后一次区人大常委会会议上,将组织各人大街道工委主任向常委会口头或书面述职,接受常委会组成人员评议,评议优秀街道作为典型向省市媒体推介宣传,进一步激发街道人大工作活力。

 
 

版权所有:宿迁市宿豫区人民代表大会   苏ICP备2022027672号